心理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不能对它们作道德评价!这个戒条,恐怕每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都听过。将近二十年前,我正是带着这样的“戒条”开始接触心理咨询。在某些问题上,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穿破偏见,接近真理。比如,这个戒条指导我知道了抑郁症患者不是“胆小鬼”,同性恋不是“道德败坏”。但是,随着对心理问题认识的增加,视野逐渐开阔,我开始怀疑这条原则能否适合于一切心理问题。下面这些例子都提醒着我,难道真的不能对心理问题付诸道德吗?
案例一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很久以前就辞了职,天天玩游戏到深夜。这个小伙子刚遇到我便说:
案例二一个三十多岁的“易性癖”患者,从十几岁时就有变装行为。后来离家出走,在外地做变装舞女,并且长期服用雌激素以改变体形。一门心思要存钱做变性手术。在一次谈话中他向我坦陈:想做变性手术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今天做男人太累。如果能做女人,呆在家里煮煮饭就行了。
这当然不是他“变性”的主要动力,但不可否认是一个重要动力。如果你看过日本漫画《非常家庭》,你会记得主人公的“叔叔”,那位美丽的易装癖阿姨就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可见这种逃避责任的潜意识,在变性问题上有多重要。
案例三一个三十岁的女人,经常诉说自己不舒服、有病,家人为此求遍大江南北的名医,检查不出任何生理问题。每次她闹着要看病的时候,丈夫和其他亲属一边呵护有加,一边头痛不已。有趣的是,向我求助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她的家属。这位家属本身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不用我作结论,自己就说出“疑病症”这个词。这位家属找我的原因不是为了诊断此人的心理问题,而是让我以“权威人士”的身份说服此人承认自己是疑病症。当事人的亲人都认为她有疑病症,但因为不是“专家”,说不服她。我坦率地告诉这位求助者,专家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每次闹着要看病,你们都无微不至地呵护她,她从中获得了精神利益。如果要她承认自己有疑病症,这个借口不就没有了吗?
案例四 一位老人曾经做过官员,养成了支配他人的习惯。退休以后失去了这个条件,便把习惯带回家里,极力干涉每个子女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甚至不喜欢别人的坐姿都要求他们马上改变过来,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子女们背地里凑在一起都认为老人固执、怪癖。但是有“孝道”这个大帽子压着,当着老人的面只能疲于应付。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许多。我想,只要做过一段时间心理咨询的朋友都有这个体会:很多心理问题都涉及道德,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都是“麻烦制造者”,把他的家庭和工作搞得鸡犬不宁。有的时候咨询师恨不得破口大骂,但却找不出道德上的哪条哪款去指责他们,只好忍下来,把他们当病人来同情。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医学类心理咨询和教育类心理咨询的区别。医生对病人必须“无条件关心”,而不管他在道德上有什么问题。而教育者则不然,对于不求进取的人,他可以直截了当去批评!罗杰斯所强调的“无条件关怀”,恐怕更多是从医生那里转移来的信条。它是否适用于一切心理问题,笔者表示深刻怀疑。有时候,严厉批评和指责恐怕更管用。在这些心理问题上,还突出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局限性。传统道德基本形成于物质贫困时代,以调节物质分配为宗旨。它只是从物质角度来衡量善与恶:不得偷盗、不得欺诈、不得浪费、买卖公平、不能占别人便宜……物质上的公平是传统道德的核心。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财物方面从不占别人便宜,他在道德上就无可指责了吗?是的,许多心理问题仍然具有道德色彩。然而,事物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螺旋上升。当我们在心理问题上重新回归道德评价时,我们要突破传统道德的局限性,用心理学的显微镜重新审查社会生活,确立新的道德标准。这里面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明确“心理收益”的存在。人们在社会中获益,不仅有物质利益,还有心理收益。愉快、轻松、自尊、良好的自我评价等等,都是心理收益。在人与人交往中,如果一个人以损害他人的物质利益或者心理收益为手段,单方面获得心理收益,而并没有获得物质利益,同样应该从道德角度去谴责。在前面一、二两例中,当事人在社会学上叫做“主动失业”,宁愿呆在家里“啃老”,就是不工作。笔者访问过一些选择“主动失业”的年轻人。
他们的共同理由是:我从不想赚多少钱,我的生活标准都比别人差,这有什么错啊。是的,按照传统道德标准,这样的人不仅没有错误,而且可以当成“隐士”来赞扬。但他们是利用亲人的物质财富(供养)获取自己的心理收益(轻松、无压力),同样应该谴责。在前面的第三、第四个案例中,当事人的家属被搞得心神不宁,而当事人却从家人的痛苦中得到满足。虽然其中不涉及一分钱,但他们的做法仍然可以被视为道德上的错误。因为他们以损害他人的心理收益来满足自己的心理收益。还有以下这些行为,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基于心理规律的道德体系,它们都应该被谴责:
A.不顾他人内心感受,乱发脾气。发脾气是一种宣泄行为。发完脾气,当事人自己心情会好转,但给听众留下了恶劣的心情,损害了他人的“心理收益”。
B.以称病、自残,或者当众自杀(这样保证死不了)等行为获取他人的关注。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叫“被动攻击”,表面上是伤害自己,其实是伤害他人,伤害那些关心他的人。
C.与人交往时,只是单方面倾诉,从不反过来听别人讲话。这种行为以前只被称为“唠叨”,视为一种无可奈何的习惯。但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可以从倾诉中获得很大的心理收益,并且占用了他人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他并不为此付费(比如向心理咨询师倾诉),那么就应该给他人以同等的倾诉机会,在心理上互惠互利才对。诸如此类的“心理自私”,我们还可以列举出许多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在“心理收益”上极度自私的人,往往在物质收益上很有原则。一旦有人指责他们,他们马上就会说:我从不沾别人一分钱便宜,我有什么错啊。在潜意识里,他们早就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只要不涉及物质利益,道德之箭就射不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