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思想是我国文明的沉淀,培养出了二千多年来中国人特有的心理特点。在传统思想中有大量的心理辅导的内容,体现在了巫卜、医学、哲学等各个领域。儒家、道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完善了中国思想史,也渗透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这些思想一直为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做贡献。可以应用到今天的心理咨询领域,并发挥良好的作用。传统思想对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也有着帮助,使得咨询师能够更加职业化,更好地培养起个人的职业魅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心理咨询,
中国渊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优秀独特的哲学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细节。在恬淡闲适而又大气朗阔的人生观指导下,中国人曾经有过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
今天,快速的生活节奏,丰富的物质享受以及令人应接不暇的信息输入,使得人们充分体验文明的成果,同时,也体会到了面对变化的不知所措,焦虑不安;体会到人海茫茫,却倍感孤独的无奈凄凉。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身为心理咨询师,在这样一个中国新生的行业里,不由得反思:我是谁?能做什么?这个貌似舶来品的职业是否为国人接受?
其实在中国,心理治疗早已经出现在祖国医学领域,并体现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人能够理解心理问题直接导致身体疾病的观念——“喜怒忧思悲恐惊”导致疾病出现,是习惯于中医治疗的中国民众妇孺皆知的。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完全可以从中国丰厚的哲学中汲取营养来帮助自己,把这样的思维方式、思想内容渗透到工作中去,来更好地帮助中国的求助者,让心理咨询事业在中国更快地普及。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一个古老的民族,必然有其独特的民族性格。诚如荣格提到的集体无意识,中华民族有着他自己的无意识表现。也许正是这样的性格使得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有着不同西方的独特性。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传统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国人心理特征和心理问题
一个民族的形成,是由于共同的生存领域、历史渊源、语言文字,以及共同的社会经济文化锻造的。虽有个体的差异,却表现出了一种传统的,稳定的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所谓“国民性”或者“民族性格”。
我国人民经历了五千年社会发展,体验不同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民族性格。发展到今天,不同文化在这个民族都产生了影响,但比较突出的心理特征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方面:
自我克制压抑:
中国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被鼓励要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压抑那些不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个人需求。中国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掩藏“本我”。比如“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鼓励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利益之后。中国传统教育反对个性张扬,认为在张狂和狷介之间,宁可肯定后者。所以,中华民族认可谦和克制的个性,比较排斥自我取向的性格特征。
女性化,比较阴柔:
中国传统文化鼓励“文质彬彬”的性格特征,尤其在社会的高、中层,往往要求温文尔雅、举止有礼的行为。谦让、恭顺,不仅是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也同样要求着上流社会的男性。汉族地区对于武力一直采取不赞同的态度,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处理人际矛盾更喜欢“君子动口不动手”。
注重社会取向:
中国人重视家庭关系,在利益分配上往往以国家、家族利益为重,在个体和他人关系方面,以他人利益为先。在现代社会家庭规模缩小,但中国人还是重视家庭关系,有着较强的责任心。中国人喜欢被一个群体认可接纳并共同生存。比如“单位”这样一个名词,在中国社会存在已久,并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存在着。相对社会取向而言,个人取向就不被重视,中国人表现得比较依赖:依赖国家、社会、家庭和其他小团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而且在一个团体中很少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所谓“枪打出头鸟。”原意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固定的团队中,并与这个团队同荣辱,共存亡。
等级制度合理化:
在中国,等级制度无处不在,有时无关乎政治、经济,只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家庭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子女对父母仍然要保持着服从的义务。在社会团体中,领导者往往受到被领导者的悉心照顾。儿子对父亲,下级对上级一定要避免侵犯其权威性。在中国,反抗父亲或是君王的权利是不能容忍的叛逆。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当今社会,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质疑这种等级制的合理性,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处处体现着等级的存在。
中国人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有这么几个方面:
(1)“神经衰弱”:
中国人容易用神经衰弱来形容自己的心理问题。人们不喜欢用“焦虑”、“抑郁”、“紧张”等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也不喜欢描述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他们看来,用躯体化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更容易。因头痛、头晕、失眠、精神不振,畏寒等一些和抑郁情绪或焦虑情绪相关的躯体症状而求助不会给自己带来压力。
(2)压抑有关的心理问题:
中国人被要求含蓄内敛,不轻易表露感情。在长期的克制下,容易出现和压抑有关的心理问题。比如性的压抑。在居住条件不够好的年代、地区,三世同堂或一家数口住在一起,夫妻性生活往往受到不良影响。久而久之,导致性障碍问题的产生。但是,因为性障碍,尤其是性生活质量而求助心理咨询的案例是微乎其微的。大多数人也许会以生育后代为理由去检查、治疗,但单纯为了性乐问题求助几乎没有。
(3)和道德相关的心理问题:
中国社会重伦理,所以在心理问题中,不少和伦理道德紧密相关。亲子关系出现矛盾,往往让孩子处于比较痛苦的状态,一方面克制着自己在心理层面上对父母亲的抵制和攻击,一方面又充满自责。在不少中国人的心理层面上,容易把上级领导想象成父亲形象,所以,对上级的不满会让求助者自己处于一个矛盾之中。还有,在性问题上,不符合常规的性行为、性观念会给当事人带来压力,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中国思想史中的心理辅导思想
在上古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医学的萌芽。《黄帝内经》中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原始医学与巫卜同源。占卜,齐达,可谓最早的心理治疗。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均有医学和心理学思想的体现。《论语·季氏》中记载:“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讲到了行为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心态要求,是人们充分认识到维护身体健康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宽容豁达的人生观。
汉以后,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医、儒不分,而汉早期,文、景推行黄老之治,道家的精髓成为人们修养身心的指导思想之一。东汉末年,佛教西来,白马寺落成,标志着佛家思想融入中国社会。从此,儒、释、道三家相互影响,彼此融合,不断和医学交汇,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心理模式,人生态度。
中国哲学的指向,也成为了心理学思想的指向。祖国传统医学强调“天人合一”、“阴阳互补”。自然的和谐统一,不仅是国家、社会、家庭的最佳状态,也是一个人最佳的心理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周易》这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在两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在《周易》中,用朴素的辩证思想提示人们要接受社会和人事的变化,在“治级必乱,盛极必衰”的社会中保持谦和顺应的心态。如“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序卦传·谦》)更不用说乾坤二卦的卦词中所讲的那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哲学思想为人们的安身立命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滋养安顿了我们的心灵。在今天,我们要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整个社会缺乏信仰,也缺乏敬畏。当人类自以为可以战胜自然,主宰天地时,疯狂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心理问题必然会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大量出现。身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应当有效运用传统哲学中的优良思想,解决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重建心灵的和谐宁静。
中国传统思想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应用
中医思想的运用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之所以得病,是因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丹溪心法》说:“五志之火,因七情而起,郁而成痰,故为癫痫狂妄之症。”在明朝时就有医学家认为癫狂是因为“多为求高远不得志者有之。”《伤寒论》中描述的热病谵妄,伤寒发狂等精神障碍,《金匮要略》中提到的脏躁、 “梅核气”等被称之为情志病。所以中医历来重视心理治疗。在历史上有许多精彩的医案记录了心理治疗的效果。比较为人称道的就是“杯弓蛇影”的故事。
对于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做了要求。比如,医心为先,治神为本——要求把心理治疗优先于药物治疗。比如,当“顺其志而治”,强调了共情的重要性。
在我们今天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可以利用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思想,对求助者进行合理疏导。
移情易性—异常心理的矫治
“性、情”是指比较固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移情易性,就是指在心理治疗中,对于个性心理特征偏移正常范畴之外的矫治过程。对于心理咨询来说,就是干预措施。
对待异常心理特征的求助者而言,纠治必然遭遇阻抗。如何减少阻抗的出现?不妨采用中医思想中“顺其志而治”的方式,观察求助者的兴趣和关注点何在,首先转移求助者注意力,不再纠缠于当下这个问题。在一个心理咨询案例中,求助者主述头晕,在任何场合,包括在咨询室内都不可忍受。这个时候咨询师引导她谈论自己的爱好。当她谈到自己喜欢的小狗时,不由得兴高采烈,绘声绘色讲述自己和小狗的关系,以及小狗种种可爱的举动。这时咨询师突然提醒她,是否还头晕?她发现头不晕了。类似的方式可以用在可疑的癔症患者身上,吸引其注意力,以达到减轻症状,明确诊断的目的。
对于改变求助者心理状态以至于人格特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不仅改变求助者固有的习惯,不良的性格,而且要培养起新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改变其性格特征的目标。在中医当中曾有这样的成功个案。枚乘的《七发》,讲了“吴客”给“楚太子”作心理治疗的过程。第一层,谈了音乐的动听;第二层,说饮食的美味;第三层,论车马的名贵;第四层是游玩的乐趣;第五层涉及狩猎的壮观,第六层是长江观潮的豪逸,最后,才归结到要言妙道。层层扬弃,楚太子逐渐认识到了人生当有高雅的志趣,追求世界的高深道理。毅然放弃了纵欲享乐的生活,心有所托,志有所向,楚太子从此幡然悔悟,也做到了豁然病愈。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我们尤其要注意,要把教育和咨询结合起来,在必要的时机对其进行合理的行为干预。有这样一个心理咨询案例: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家境比较优裕,父母娇惯,已经安排好了他今后的生活道路。这个男孩沉迷网络游戏,人生目标渺茫,自觉很痛苦失落。被父母带来求助。在和他进行交流时,咨询师就引导他谈及对未来的设想。让他逐渐认识到,除了美食、美女、享乐,人生还有别的内容。如同丰子恺先生所说的“人生三境界”,物质的满足仅仅是第一境界,对于很年轻的人来说,还可以追求第二境界,就是精神的丰富,如果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了一定的厚度,就会追问生命的本来意义,可以从更高的哲学层面去理解世界。父母亲能够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可以给孩子一个较高的起点,但并不意味着剥夺了孩子认识和享受人生的乐趣。经过咨询,求助者觉得自己有了目标,不再那么沮丧。
传统养生法—放松训练
在心理咨询中,常用到的一个手段就是训练求助者放松。放松训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古老的瑜伽和气功。现代心理咨询技术中,有人使用了生物反馈法,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气功在古代叫做吐纳,导引,行气,到晋时用了 “气功”一词。气功流派众多,但均有调身,包括调理躯体和内脏;调息,调整呼吸;调心,就是调整精神几个方面。在气功中运用放松时舒驰神经,解除肌肉和精神紧张的有效手段。
在心理咨询中训练求助者放松神经,进而解除精神紧张可以采用这样的技术。在中国的普通百姓当中很容易认可这样的方法。澄心静默,使一种静坐调息,默念意守而防治疾病的方法。他要求练者身居静处,自我调节,淡化情绪,收心安静,逐出杂念,默思入静。很类似瑜伽中的冥想。这样的放松法对于现代都市人浮躁焦灼导致的心理问题,如情绪紧张,心慌意乱,头昏脑胀等神经症以及偏头痛,心因性疾病都有缓解作用。咨询师自身如果有良好的气功素养,可以以此来帮助求助者练习,达到放松的目的。
松弛疗法还有很多,比如说在处理焦虑情绪时,我们可以让求助者联系倒退步行,可以转移注意,调节情绪。而处理因反复思索而导致失眠的案例时,咨询师让求助者“站砖头”,即三块平放摞起的砖头单脚站立,张开双臂,每次数60下,换脚。连续八次。每天睡前训练一次,其他时间两次,共三次。这样的训练让求助者每天有至少8*3,24分钟可以摆脱反复思考的困扰。从而让求助者逐步减轻焦虑,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儒家思想的运用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发展到宋,出现了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宋明时期的理学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歪曲了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的本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对中国人的性格形成,民族精神起着消极作用。篇幅有限,在本文中,笔者只讨论宋之前的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的作用。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影响了二千多年来的华夏文明。其中一些思想可以为心理咨询工作者借鉴。
承认自身的有限,挖掘个人的潜力
近代中国,人们过分强调人对于大自然的主宰,强调“人定胜天”,缺乏敬畏之心。所以,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接踵而来。当SARS等病毒肆虐、火灾海啸等天灾横行,911恐怖袭击类人祸从天而降的时候,人们自得自信的心理受到巨大挑战。心理问题出现必然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个焦点。
孔子却主张承认人的局限性,在他看来,自然有自然的力量,是不以人的行为而转移的。作为大自然之子,不要轻易对于自然规律发表见解,“敬鬼神而远之。”同时也不要过分依赖大自然。“不怨天,不尤人。”孔子看来人在了解了自身局限性之后,才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完成自己的夙愿,得以自我实现。一段阐述自己理想的话这样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个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年龄的影响,环境的限制,或许成长是一生的任务,在不断的感悟之中才能够发掘出自己的方向目标。
同样在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孔子关于天命的提法:“五十而知天命”。知命,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人生重要的智慧所在。在孔子看来,一生的境界在于对于天命的认识。不仅要知道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办事,理解自己不能超越规律,而且要知道后天的努力对于命运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儒家讲入世,认为君子应当投身社会,服务社会,从这个角度讲,“天命”或许可以理解为天赋的使命。一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不仅使得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中人,而且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反过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能够接受自己的局限和潜力,允许自己有不能完成的事情,同时还要有对社会,对他人的负责。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却竭力要做自己力量之外的事情,求神问卜,把期望建立在外界,又不愿意对外界的发展负责。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标准作为参考,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否健康,从而对他的心理问题作定性。曾经有一个求助者前来咨询,他年近不惑,渴望结婚,却不愿意主动追求女性。按照他自己的理解,应当寻求属兔或属羊的女子才可以结婚。真正出现了这样的女子,他却觉得各方面条件不适合。他来求助的原因仍然不是认为自己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帮助,怎样让对方“改掉毛病”,适应自己。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的心理问题就在于不明确自我的疆界,总是希望外界来适应自己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去顺应外界应有的规律。他不敢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不愿意承担丈夫的责任,只是希望别人多付出,自己则被动、接纳。
遇到类似求助者,我们可以使用认知疗法,帮助对方能觉察到自身的思维模式的局限,鼓励对方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从而出现行为上的调整。
宽容和接纳
儒家思想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人的接纳和宽容本身就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所谓的“恕”,指的就是宽容。这样的宽容是对他人冒犯的谅解,对不同价值观的接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允许和自己的观念、行为方式、立场等完全对立的现象存在,在与人合作共事的时候能够尊重别人的立场,这是“君子”之道,也是健康之道。
但是宽容和接纳并不意味着把不满压抑在心里,时时处处表现得波澜不惊。孔子鼓励人们自然流露感情“唯圣人能好人,能恶人。”每个普通的人都可以这样真挚地表达着自己的爱憎,正如我们常说的“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戴着面具过日子,过分压抑自己的真情实感,心口不一,怎么会心理健康?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被要求接纳求助者的所有。这一点让年轻没有经验的咨询师感到为难。自身固有的价值观不够宽泛,所以我们会不由得排斥那些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求助者,比如缺乏良好的教养,举止傲慢无礼;人格不健全,表现出极端的自私自利;固执错误,拒绝改变;撒谎,玩两面派等等。我们很难接受这样的行为是“对的,好的”,所以必然会从内心排斥求助者。可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因为一个人“对”、 “好”才能允许他存在。任何的标准总有它对立的一面存在。何况,事物的相对性决定,他人和我们的差异往往都是没有什么鲜明的是非。在这种状态下,宽容就格外重要。与此同时,不必要一定让自己面如止水,表现得不惊不喜,不悲不怒。曾经有咨询师比较困扰:她陪着求助者一起掉了眼泪,让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难堪。也许我们理解的共情每个人的表现还是不同,但是真诚自然地共情不是依靠学习,而是依靠自身敏锐感受得来的。
在处理神经症的案例时,我们注意到许多患者都固执地认为亲人对不起他,对于多年前的往事耿耿于怀。一个因抑郁反应而求医的患者在咨询过程中能清晰地回忆起文革期间妻子和他商量离婚来保全家庭其他成员安全的往事。尽管他自称可以理解,但始终不能原谅妻子“最难的时候居然想要抛弃我”。转诊之前,曾和他聊起妻子此前此后的表现,当事人也承认妻子一直对他不错,照料周到,温顺贤淑。将近一生的爱却无法化解当年的一句话。这样的患者似乎有着共同的性格特征,都是比较计较他人的,有点“小心眼儿”。我们能够处理的案例可以和求助者探讨宽恕和原谅,探讨真诚的接纳。但是前提条件是我们自己先要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并用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他的问题。
道家思想的运用
道家思想范围比较广阔,本文中讨论的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句子,也是老子对于自然的理解。对于“道”的解释,老子并没有下定义,所以我们这些后来者也无法用一个恰如其分的词语来代替它。如果一定要定义,是否可以理解为是自然运作的规律?自然规律就是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规律,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老子没有给我们永恒不变的“道”,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掌握的规律,实际上不过是万古长河的一粒沙。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得承认自己不过是历史的旁观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大自然是无所谓仁慈不仁慈的,所以听任万物自生自灭。那么作为一个能够参透自然规律的人,也同样不去干预这种生灭。正如一个野外摄影师,会如实拍下狮子捕食母羚,留下幼弱遗孤不知何去何从的悲惨画面,但他不能够去阻止猎杀,更不能收养小羚羊。无关乎残忍,有关尊重。这个世界从来不以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来区分万物,也不会用标准的好还是坏来评判我们的行为。
身为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做的不是一个天使,一定是“好”的,善良的,温柔的,智慧的,仁义的。我们只需要作我们自己。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求助者身上实现什么,改变什么。尊重别人已有的选择或许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态度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对求助者存在的种种感受。我们有时会对那些和我们价值观、性取向完全不同的人心存恐惧或是排斥;有时会欣赏一个学识渊博,心底善良而遭遇不幸的求助者。我们可能会竭力让自己的心归于平静,不要有喜欢或者憎恶。其实,这样的感受也需要我们自己去接纳。一味强调客观时,我们就不能真正尊重自己的情感。所以,道法自然,不仅指天地宇宙的规律,也可以解释为我们油然而生的心理现象。
在做危机干预的时候,年轻的咨询师往往期望自己的出现可以化解求助者的痛苦和绝望,如果不能够做到,就产生较强的挫败感。如果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也许“无为”是此时最好的措施。默默地陪伴、倾听、观察,可能比干预更为重要。对于居丧障碍的求助者来说,他的不良情绪体验会反复出现,也许咨询中会好转,下一个阶段又一次出现了恶化。在这类案例中,我们得允许任何情况的出现,而且帮助求助者全心接受任何出现的体验。
日本心理学家提出的“森田疗法”正是顺其自然的一个实践。在这里就不多做重复。
佛家思想的运用
佛教从汉明帝时传入我国,开始不断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不同的门派,展现了它的独特生命力。佛教思想博大精深,不能够用简单的几个理论来概括。在这里,我想用佛家的经典来阐述它和心理咨询的渊源。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唐时为玄奘法师翻译为汉语,全文二百六十字,讲述了一个“空”的道理。所谓“空”,并不是没有,而是一种状态。在《心经》的理解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在个人有限的认识中,是没有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正能够达到的真实是一种“五蕴皆空”的状态“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心经》认为人之所以困苦不堪,是因为有区别心,不能够摆脱对所谓真实的执著,如果能够意识到这种“真实”不过是一种虚妄,就能够“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不断要求求助者提供真实的情况。而且我们认为一旦获取了“真实”,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真实存在吗?
有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案,叫“叙事疗法”,就是要求求助者讲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在每个求助者的大脑中,都有着对过去的记录,可这些都是按照他自己的视角去记录的。一件微小的事情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记得杨凤池先生在央视12做过的一个案例:排行老二的女孩从小认为母亲不喜欢自己,因为母亲曾经说过,当年怀孕的时候想过把这个孩子处理掉。多年来这样的认识影响了她的性格,从而影响到她的人际关系。在处理这个案例的时候,咨询师拨通了求助者母亲的电话,求证母亲是否产生过不要这个女儿的想法。母亲说到那只是和熟人开的一个玩笑而已,自己很以这个女儿为骄傲。这时,求助者泪流满面。在她记忆中的“真实”是母亲的冷淡和遗弃,母亲的记忆里,是对她的爱和肯定。
所以,“真实”是不存在的,它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如果能够正确地评价过去,就会“心无挂碍”——解开折磨我们许久的情结。
我们自身在处理案例的时候,也无须一定要求真实的讲述。我自身曾处理过一个案例,有家庭暴力行为的父亲否认自己曾打过妻子和女儿。但是被打怕了的女儿却以死相争,母亲怯懦无助,担心孩子再次被打得要自杀。在这个案例的咨询中,我感受到了愤怒,我认为父亲不承认自己的暴力行为,就没有办法帮他。但事实上,这个求助的父亲已经在做出努力准备改变自己。表面上专横无理,实际上,他对妻子和孩子都满心关爱。在咨询中,如果指责他的暴力,只会形成阻抗,无益问题的解决。我引导他注意到自己的爱,回忆孩子很小的时候如何对待她。这种引导形成一个真实:第一,他所有的举动都是为了爱。第二,他可以用更恰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因此,在咨询中,我们也可以帮助求助者创造真实,改变历史。
改过与精进
在历代学佛者中都有大量的作品,谈论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和感悟。明代有一部作品,叫《诫子文》,后世称之为《了凡四训》,是一名居士写给自己的儿子的文字。它的核心思想是“命由我立,福自己求。”命运由自己的德行创造,这样的精彩言论给了我们无尽的鼓舞。该书娓娓道来,早年了凡求神问卜,得知自己一生无子,官运普通。所以自甘淡泊,随缘来去。后来经过云谷禅师的指点,得知可以不断改过,端正心态,命运就会改变。于是,广结善缘,痛改已过。结果有了第一个儿子天启。这部书,就是写给天启的。
心态决定命运。这样的理论或许会被某些学科归为唯心主义。但是不可否认,良好的心态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从而影响了人的生理反应,有利于心身健康。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需要起的作用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同时,改变他们不健康的心态就格外重要。
中国人缺乏忏悔精神。在许多宗教中都有忏悔的常规仪式,有专门的神职人员来帮助忏悔者完成这个过程。比如天主教中称之为“告解”,当向神父讲出自己的过失后还要接受一定惩罚,比如诵经。告解结束,神父会告诉忏悔者:“平安回去吧,主已经原谅你了。”在佛教中,由僧侣为信众提供“回向”的服务。同样在回向之后,会得到神职人员的宽慰。这种忏悔的过程本身,就是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详,重新构建心灵的和谐平衡。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没有权利指责求助者,但可以帮助他们察觉自己的错误,并做出改变。这种错误并不是以咨询师固有的价值观念来定性的,而是用一种标准来判断,那就要考虑是否已经影响到了求助者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 在某些文化风俗中,多性伙伴是被认可的,如摩梭人有走婚制度,苗、瑶等族有男女婚前自由交往的习俗。这种文化形态下,性往来不会给当事人造成心理的压力,但在固守贞节观念的汉族地区,多性伙伴就会让当事人感觉到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是否要做出改变,由求助者自己决定。
行为的改变,会影响到心态的改变。而心态的改善,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身健康,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或许这种改变,正是儒家也赞同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改变自己不良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被佛家称之为精进。一名学佛的人是需要精进的。这种精进在心理学上可以叫做成长。
中国传统思想是我们可以赖以修身养性的理论基础。作为咨询师,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很多的有效养分。五千年文明沉积了厚重的历史,还有一些我们至今不能用已有科学解释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思想看来,人应当同时关注性、命、灵的问题。命是身体健康,性是精神健康;灵的解释就是非物质的存在。在心理咨询的领域,我们会遭遇到挑战我们现有知识水平的案例,比如一些附体显现,灵异现象。如果简单地将其归纳为精神病不够严谨也不够求实。这些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自有他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抱着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客观地评价它。
这是一个巨大的哲学体系,却从来没有被命名为哲学;它处处关乎人心——如同美国心理学家墨非所说,心理学的故乡在中国——可是却没有独立成体系的心理学分类。也许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需要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做着人心灵修整工作的我们积极关注,有效利用。恐怕心理学的本土化并不是借鉴了西方的现有理论来说服国人,而是挖掘出我们已有的珍宝来打动我们自己。这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2007年6月17日
参考书目:
1、《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2、《论语今注今译》 陈鼓应 中华书局 1990
3、《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中华书局 1992
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道德经与心理治疗》张新立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6、《华人的心理与治疗》 曾文星编 北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后 记
2007年3月21日,我来到北大医学部开始我的进修生活。这是一段飞速成长的日子,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思想如同夏夜刚刚浇过水的玉米,迅速抽条的秸秆发出“嘎巴嘎巴”的声音。感谢我亲爱的老师们,每一次例会都是一次心灵的盛宴,每一个跟随你们出诊的机会都是一次感悟的升级。更不用说老师们苦口婆心的批评指导,让我如此荣幸!
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而不是治疗师。因为我在这里学到了有所不为而有所为,知道自己的疆界在哪里才能更好地发挥才干。我也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文科生,信马由缰的思路是多年来的习惯,尽管它和医学院严谨求实的风格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但不能舍弃,就全心悦纳自己。
说来惭愧,老师们用了三个月培养我,我却只用了三天,30多个小时写了这篇文字;老师们一再提示我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取、求证,得出结论,我还是凭借印象来谈了我的感受。所以,这必然是一篇不成体统的文章,是一个年轻的咨询师站在自然和人文之间发出的疑惑和感叹,如同一个婴儿面对星空的好奇咿呀。
可是两年来的咨询工作和三十年的人生感悟,让我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浩渺深邃,引发我不断的思考。我不知道中国心理学何去何从,也不能明白中国传统医学如何在当今社会安身立命。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中蕴含着多少心理学思想的光芒,让我痴迷难忘。所以,我想去探索它,如果这样的思路还算正确,这篇自说自话的文字就当作我一生追索的一个开场白吧!
宇晖
2007 06 18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