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发现不同性质的情绪之间能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经过后人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心理治疗,即利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手段引发特定对象的认知评价,使之产生预期的情绪反应,从而改变原先病理情绪的性质。这种治疗被称为“以情胜情的心理治疗”。中医学界又常称为“情志相胜疗法”。
情志相胜古今通现在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清朝有一官员,年老失宠,心情抑郁,整日闷闷不乐,不思饮食,失眠多梦,身体消瘦。延医诊治,服药无效,以为患了重病,更加惶恐不安。后来前往叶医师处求医,叶医师按脉良久,察言观色,详问病史,在处方上写下“冲任失调”四字。患者觉得可笑:堂堂名医竟如此糊涂,他一个男人,如何 “月经不调”。后一想到这个诊断处方,就忍不住大笑一阵。其后心情逐渐开朗,饮食睡眠好转。一天他特意去见叶医生,想指出叶医生的疏忽。叶医生高兴地对患者说:“你的病已经基本上好了。你实际上已经服了我的药,只是你不知不觉罢了。” 书生潘琬,生得面白如玉,妻尹氏,亦乃绝代佳人。惟尹氏生性嫉妒,怕丈夫另求新欢。潘琬为人忠厚,谨守夫人的要求,从不轻离夫人半步。有一次,尹氏手捧丈夫折来的海棠花,闻著花香,亲昵地笑著对丈夫说:“这花又叫解语花,能通晓人意,有情有意,烦劳丈夫亲手采折,更觉妩媚可爱,情意更浓了。”不幸几年之后,潘琬突然患病身亡。尹氏悲痛欲绝,见到海棠花,更是触景生情,愈加悲伤。她感到绝望,整日茶饭不思,身体日渐消瘦,或神情恍惚,或自言自语,或呆如木鸡,虽然多方诊治,服了不少良药,终不见效。家属亲戚的安慰劝说,都无济于事。后来竟决意等死,连药也不肯吃了。尹氏有一弟弟名慧生,聪明过人,又画得一手好画。他深知姐姐的病是因为过度思念死去的姐夫引起的,心想:“姐姐患的是心病,吃无情的草药当然无用,我要用有情有意的心药给她治疗。”于是他画了一幅《行乐图》。图中画有海棠数十棵,潘琬与妖艳美女五六人相戏于树下,美女的妖态和戏耍取乐的神情被画得十分生动逼真,跃然纸上。画好以后,慧生去看望尹氏,询问病情,尹氏悲切流泪,欧语无声。
慧生拿出《行乐图》对姐姐说:“姐夫在世时,曾在海棠树下玩乐,让我当场画了幅《行乐图》,他怕姐姐看到生气,叫我为他收藏,现在,姐夫已经去世,该让姐姐知道真情了。今天我特地将《行乐图》拿来,请姐姐保存。”尹氏把图打开一看,不觉怒火中烧,她万万想不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竟背著自己干这种事情!她越看越气,终于把画一扔,浑身发抖,咬牙切齿地厉声骂道:“真是无情无义的家伙,竟背著我干出这种事来!这样的薄情汉子,早该死了,还有什么可惜的呢?”慧生见姐姐大怒,是断绝了思夫之情,又假装劝说了几句,告辞回家。尹氏自从见了《行乐图》后,妒火中烧,把对丈夫的哀思转为愤愤。为了发泄她心中之恨,她把《行乐图》撕得粉碎,烧为灰烬,又将海棠树全部砍掉,她才觉得心里舒畅些。从此她饮食渐增,睡眠改善,很快身体复原了。
现在仅就以上例子,对这种“情绪认知疗法”的要领进行扼要的讨论。首先,实施这种方法的人应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例如慧生未用言语而用一幅画激怒其姐尹氏,断绝了她对亡夫的思念,如果不是聪明又有才能的人,怎能想得出这种方法?第二,实施此法的人都是患者非常信赖之人,所以,他们所说的话都使对象确信无疑,这样才能通过操控认知引发需要的情绪,否则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第三,治疗者要熟知对象的内心活动,了解对象的生活经历,才能制定恰当的引发认知情绪的策略。如慧生利用尹氏生性好嫉的心理激发其愤怒。若不了解对方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就不可能找到有效的干预策略。第四,治疗者对应用这种方法的风险和负面影响要有清醒的认识,以做好防范准备。笔者从众多的中国古代心理治疗中选取 “以情胜情”的情绪认知治疗进行探讨,不是仅仅为了援引前人论述的经验,更不是为了说提高阅读的兴趣,而是为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将中国古代智者的智慧和现代的心理治疗方法加以整合,旨在发展适合中国人民心理特点的心理治疗方法。
以情胜情具实效
6年前的一天,几位成年男女扶著一位双目紧闭的少女进入我的诊室,少女坐下后,我请她睁开眼睛,但她拒绝了。她说:“医生,我不能睁开眼睛,我已有两个月没有睁过眼睛了,因为我不敢看人。”于是,我就让她闭著双眼,请她讲述自己的问题与经过。
患者:开始大约是害怕见到红色的东西,因为看电视的时候,突然把红色和电视里血的颜色联系起来了,只要一见到红色,就想象是血,我感到很害怕。
医生:后来怎么会不能睁眼睛呢?
患者:以后想法多起来了。一次走在马路上,见到一个大肚子的孕妇,就出现一种可怕的想法,想用一把刀戳进她的肚子里,看看她的胎儿,然后想象胎儿滚落地上,鲜血遍地,这种想法真可怕。见到孕妇就怕自己去刺伤人家,我就闭眼不看她们。后来,不仅是孕妇,看到女人都会有这种要去刺破她们肚子的想法,最近两个月对所有人都有这种想法,所以,我就不敢睁眼看人。
医生:看来你不敢睁开眼睛是因为你害怕自己伤害别人。你是一个好人。(我笑著说)
患者:我的想法这么坏,您还说我好?
医生:一个整日害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会伤害别人,时时刻刻防止自己做出伤人的行动,宁可闭著眼睛忍受生活痛苦的人,你说是不是好人?
患者: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是好人,我现在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
医生:那么,你有没有真的拿刀去刺伤人家的肚子呢?
患者:没有。
医生:所以,你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惟恐自己伤害别人的大大的好人。好了,我不怕你伤害我,把你的眼睛睁开看看我,有那种要伤我的想法吗?
患者:我见你和蔼可亲,没有那种想法。
医生: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有些不好的想法,你说,有不好的想法但并不照它去做,是不是要紧呢?
患者:没有行动不要紧。
医生:我们是人,不是神,有时有一些不好的想法,是难免的。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书中阐说过,“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希望你想一想这个道理,不要要求自己完美无缺,试试带著一些你原先害怕的想法,坚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如何?后来又经过多次心理治疗,患者不断地进步,原先的氯米帕明停用,高中毕业后考进了大学,顺利毕业,多年来强迫症状再未复发。(本文作者为著名的医学心理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