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疗法是以绘画作为治疗师和患者间的中介物来进行治疗的。目前,绘画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
绘画疗法(Drawing Therapy,DT)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如Jaspers、Riese等对凡高作品的研究。1922年Prinzhorn发表《疯者艺术》,1956年Jakab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绘画特点,均对精神疾病和绘画的关系做了探讨。
由于此方法是以绘画为中介来进行治疗的,故称绘画疗法。目前,绘画疗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报道还比较缺乏。为此,本文从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操作实施、应用现状及疗效等对这一技术作简单的介绍和探讨。
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
绘画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是以大脑两半球分工和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的。
神经生理学家Sperry的裂脑实验证实,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这表明音乐、绘画、情绪等心理机能同属右半球所掌控。
同时,对精神分裂症侧化损害研究发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右半球功能亢盛,表现为情感活动异常,主要是负性情感的体验。这说明右半球功能损害影响患者情绪机能。由此,绘画疗法认为以言语为中介的疗法在矫治由不合理认知或信念所引起的心理疾病时有疗效,但在处理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心理学家Ley认为“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开右半球的锁。” 因此,同属右半球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可以影响和治疗患者的情绪机能障碍。
心理投射在不同的心理研究领域有不同的界定。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投射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以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结构,此时的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又称为否认投射。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投射现象是指在儿童的自我中心时期常会认为他人的感觉与自己是一样的,又称为同化投射。而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为基础。在分析心理学中,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是一种类似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投射的产物不仅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梦境、幻觉、妄想等也都可以理解为心理投射。
艺术心理学认为绘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因此,绘画可以作为心理投射的一种技术。而同样是心理投射技术的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统觉测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科学的心理测验及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具,因此绘画也应该具有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