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而新生家庭是指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如同遗传密码一般,刻进我们的人格、行为模式中。
请看下面的案例
1、被爱到长不大的丈夫
28岁的小芳刚结婚一年,现在很想离婚,理由是:丈夫从来不管家务。她想不出这样一个甩手掌柜的丈夫日后能承担起什么家庭重任。
丈夫小马,今年30岁,技术员。不抽烟、不赌博,空的时候会和朋友泡泡吧,或者在家玩电脑、看电视。他对妻子提出离婚感到万分不解“我做错什么了?”
让小芳不可理解的是,婆婆一直和这对小夫妻生活在一起,帮助两个孩子做家务、烧饭。自己怀孕后不能干重活,丈夫居然让老妈忙进忙出,自己却端坐在电脑前玩游戏,跟一个没事人一样。有时看到婆婆忙得满头大汗,就会指责丈夫。婆婆马上就表示:“让他玩吧,男人只要赚钱养家就可以了,家务我会做的。”这样的男人什么时候才能有家庭责任感啊?小芳这样担忧道。
心理分析
妈妈的溺爱令小马成立真正过不了河的小马。他在走进婚姻后,居然不觉得自己肩负了应有的家庭责任,看着母亲忙碌,看着妻子受累居然能够袖手旁观。感受他人(特别是亲人)的需要,体会他人的苦衷,表达和付出自己的爱,承担自己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这都是一个成熟男人应有的心理品质,可是小马却都不具备,究其原因原生家庭的观念“男人只要赚钱养家就可以了”以及母亲的溺爱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婚姻里除了丈夫以外,婆婆也要思考如何让30岁的孩子脱离自己,成长起来。
2、来自原生家庭的处事模式
25岁的倩影跟27岁的强是一对相恋四年的恋人。两情相悦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是倩影却觉得很不对劲。每次倩影提出确定结婚日期等事宜,强总是说“唉,到时候总会清楚的,不用这么早想那么清楚吧”谈到买房子的事情,强总是说“走着看吧,有钱了就买”倩影觉得强这样的表现是不想结婚的暗示,真不知道这段感情该不该走下去。而强觉得倩影无理取闹,结婚是两个人说好的,他的态度没有任何问题。
倩影是银行职员,从小到大都很听父母的话,用她的话来形容,就是家庭氛围很“严谨”,什么事情都要计划好再做,每个阶段都要评估一下计划实施的进度和质量,调整好再来。
而丈夫强的成长背景却大相径庭:
强的父母都是商人,平时没时间管儿子,儿子小学时就被送到寄宿学校去学习,这让强养成了凡事自作主张的个性。连考大学填志愿,他都没有和父母商量。平时的强办事效率高,决断性强,很少跟别人商量自己的决定。交友待人比较粗放,常常不注意细节而闹出笑话,喜欢自由不喜欢约束,喜欢应时不喜欢计划。
在大学里谈恋爱时,强就多次指出倩影的“毛病”:什么时候谈恋爱,什么时候读英语都安排的有条不紊,这恋爱谈的多没劲啊。倩影也抱怨强:什么事都不先想好,全都凭心血来潮能做好事情吗?
为此,小两口一路磕磕绊绊走到现在,谈婚论嫁的当口上,深入的心理分析帮助他们找到的差异的源头和处理差异的方法。
心理分析
这两个孩子都是80后的典型代表,倩影来自紧密型的原生家庭,严谨的家教模式令她习得了相应的处事模式,在内心深处认同了这种模式后,就会觉得事情就得这样做才行,发展成一种绝对化的观念。而强来自一个松散型的家庭,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让他从小养成自作主张、模糊掌握的处事习惯。也发展成一种核心的观念“事情没有必要那么复杂那么细致”。当这样两个年轻人相遇后,虽然他们都认为自己没错,却产生互相不能容忍的矛盾。
让婚姻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