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例
认知学习理论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内引起了越来越深入以及广泛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网络教育、远程教育以及CAI课件设计的流行,国内已经是少有人不言认知主义及其分支—建构主义。国内的关于认知学习的大型课题也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如,著名的由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等人主持的《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以及金洪渊等人主持的“应用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十年实验”等。这实际上反映了广大教师对于以往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行为主义的厌倦。
那么,认知学习理论流派以及分支繁盛,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认知学习的观点呢?我们认为,首先我们根据前面介绍的认知主义的基本观点,要把握住认知学习的整体教育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要求,汲取不同理论家对于自己有益的思想。以下所介绍的案例就是福建的两位青年教师沈庆灿与陈强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认知学习理论出发所作的探索。
根据认知学习的基本观点,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迁移能力。同时根据奥苏贝尔的论述,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又是从良好的教材结构转化过来的。数学知识是有严密组织的知识系统,学生学习数学,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就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为了促进正迁移,沈庆灿与陈强仁强调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设置“原型”,并将其作为中介物,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结起来,启发学生思维,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下是他们的做法之一:以“过渡题”为原型,由此及彼,同化新知。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十分重视教材结构,增加了“准备题”的内容,以沟通新旧知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怎么沟通,实际上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举例来说,在新教材第一册要讲“9+几”这一课。“9+几”的计算方法是“凑十法”,其分析基础是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计算基础为得数是10的加法及10+几的计算。教材中的三类准备题:(1) 数字填空题。(2) 9+( )=10 9+1+1= □……(3) 10+5;10+7……目的是让学生复习为“凑十法”计算作准备的旧知识。有的教师让学生做了以上的练习之后,以为可以教新课了,即转入新课例1:教师出示皮球盒,内有10个空格,装9个花皮球,教师又拿出2个花皮球,问学生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怎样列式?为了引入“凑十法”,教师又问:从盒子外拿几个皮球放入盒内算得比较快?这时问题就来了,有的说不要再拿皮球放进盒里,只要口算就知道是11个;有的虽说出放进盒里1个,但追问为什么时,竟反问:盒子不是只剩下一个空格子了吗?
沈庆灿与陈强仁同志在遇到同样的问题之后,开始结合认知学习的理论加以反思,他们认为,在教学中要重视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设置“原型”,并将其作为中介物,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原型与中介则是在准备题与例题之间设计的“过渡题”。通过“过渡题”这个原型的启发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的认识活动,把新旧知识沟通起来。于是在练完准备题后,增加两道“圈10”练习作为过渡题。第一题是教师在绒板左边贴9只小鸟,右边贴4只小鸟,教师先与学生一起一只一只地数,数清共13只小鸟。然后指出这样数虽然也可以,但比较麻烦,下面老师教同学们一种算得快的方法。接着教师提问:左边有几只小鸟?(9只)从右边移动几只小鸟到左边,左边的小鸟就可以凑成10只?(1只)教师移动1只后马上把左边的10只小鸟用毛线圈上,再问右边还剩下几只?(3只)现在左边有10只,右边有3只,一共是多少只?(13只)这样算快不快?(快)这时学生情绪很高,教师紧接着出示第2题:左9只小猴,右7只小猴,问你们也能像刚才移动小鸟那样,移一移小猴,使大家算得快吗?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完成后,教师以问答形式及时小结:刚才的9只小鸟添上几只凑成10只?9只小猴添上几只凑成10只,那也就是9添上几凑成10?9加1凑成10后,再用10+几的计算方法算得快吗?(快)然后教师指出遇到算9+几时,我们先把9添上1凑成10再计算比较快。这道过渡题既上承了三类准备题旧知识,又为学生理解例1做了坚实的铺垫。通过“圈10”这道过渡题的练习,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凑十”的过程与原理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教师顺利地完成例1的教学任务。对后面三道“凑十法”例题的教学起了原型启发的作用。最后通过课后“做一做”中的比较题9+1+3= 9+4= 的练习,教师再度启发:9加1再加3,一共加了几?那么9+4怎么计算?从而把新旧知识从理性上连成一体,扩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除了以“过渡题”为原型,由此及彼,同化新知之外,沈庆灿与陈强仁同志还提出了一些做法,具体做法与上面“过渡题”的做法原理一致,在此不再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