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
在这一章里我给出了一个在1951年形成的假说,还有我研究的两个临床案例。
一、 原始假设
众所周知,婴儿一出生就会试图使用拳头、手指或者拇指来刺激他们的口唇地带,来满足这个区域的原始感受。我们也知道在出生几个月之后,婴儿开始喜欢上玩具,然而这些玩具往往是带有母亲的愿望的,就像母亲所期望的那样,孩子也会着迷于那些带有母亲愿望的特殊玩具。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临床资料来发现一些我们曾经忽视的问题,我们从对个体早期到后期的发展中得到启示,那就是在被时间间隔开的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着联系。
第一次拥有我们能够主观、直接地观察到一个现象,那些恰巧和母亲的兴趣、问题一致的婴儿通过使用第一次“非我”的拥有(possession)通常会呈现出很好的模仿。从我们对新生儿的“手——口”行为的观察中可以见到大量的证据,并且这些导致了完全的对泰迪熊、洋娃娃、软玩具和硬玩具的亲附。尽管口唇的兴奋和满足十分的重要,是其它事情的基础,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另外的重要的因素,他们被研究和总结如下:
1、 客体的本性(nature)。
2、 婴儿辨别“非我”客体的能力
3、 客体的位置,外部、内部、边缘
4、 婴儿创造、构想、设计、产生和制造客体的能力
5、 亲密的客体关系的起源
我已经介绍了用“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现象”这两个术语来描述这种经验的中间阶段。这些阶段包括从婴儿对拇指的喜爱过渡到对泰迪熊的喜爱;从原始的口欲满足过渡到真实的客体关系;从原始的创造性行为过渡到已经被内化部分的投射;从原始的无意识获益(indebtedness)到承认获益。
婴儿的牙呀学语和大一点的孩子在睡觉前反复的哼的歌曲和调子都被定义为过渡性现象的中间区域。随着对非身体的客体的使用,婴儿开始不完全的认识到自己属于外部世界。通常的关于人类本能(nature)论述的不足
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从相互关系的角度来论述人类本能是不被接受的,即使是详尽的阐述功能、意识和无意识的全能幻想,其中无意识幻想中还包括无意识压抑的部分。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有另外一种对人类本能的描述和研究。每一个心理成熟的个体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都会被一张膜分开,我们也可以说每个个体都有一个内部世界,一个人的内部世界可以是富饶的,也可以是贫瘠的;可以是和平的,也可能是充满了战争。以上这些都是有帮助的,但是有了这些就足够了吗?
我要说明的是我们需要对内部、外部的双重理解,我们也需要第三部分,这就是在发展经历中对内部和外部世界都有贡献的中间区域,因为在一个个体永久的分化好内部和外部世界之前的这一部分还没有被论述。
我们通常会提到“现实检验”,并且仔细辨明知觉(apperception)和感觉(perception)。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说从婴儿无能到他成长到有能力并接受现实的过程中,是有一个中间状态的,因此我开始研究错觉。这在婴儿是被允许的,而在成人的生活中则被转化为艺术和宗教信仰,而当一个成人强烈的声称自己易受骗并且强迫别人和他一起分享错觉的时候,这就变成了精神病的标签了。我们可以分享这种对错觉体验的尊敬,并且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将一组近似的错觉体验收集起来。这是人类群体的本能根基。
个人模型的发展
关于“手——口”“手——生殖器”的发展在精神分析文献中能找到大量的参考,但是对于婴儿是如何进一步发展出“非我”客体的文献报道就很少了。婴儿迟早会表现出一种发展趋势,那就是婴儿会把一些“另外的、不是我“的客体整和到他的个人模型里面,这些客体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乳房,但在如下的讨论中你会发现不仅仅是如此。在一些例子中,当婴儿转动前臂用手指去抚弄脸部的时候恰好把手指放入了口中,于是口和拇指建立了联系,而不是其他的手指。手指去抚弄上唇或其它的部分,这或许比拇指和口唇的接触更为重要,而且这种抚摩行为的同时,可以没有“口——拇指”行为的参与。当讨论复杂的诸如“拇指吸允”之类的自我满足体验时,通常会得出如下经验:
1、 随着对手指的接纳,婴儿开始接纳外部客体,紧接着手指的是婴儿也开始将一部分丝织品或柔软的毛毯放到口里。
2、 以某种或其它的方式,一小片布被容纳和吸允;这些曾被使用过的物品包括很容易得到的小毛巾和手帕。
3、 在前期的几个月里,婴儿就开始拔除丝织品上的毛,并且把它们收集起来,成为婴儿抚摩行为的一部分。很常见的是,尽管会不舒服,婴儿会吞掉这些毛
4、 声音出现了,包括“妈——妈“牙呀学语的声音,肛门排气的噪音,诸如此类的音乐笔记。有人认为那些只是和功能性经历联系起来的假象和猜测。
所有的这些事情我都称之为“过渡性现象”,而且除了这些之外,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个婴儿,会发现一些现象,包括在角落里有一束毛毯或鸭绒垫上的毛,或者一个词或调子;或者一种特殊的习惯。这些对于婴儿上床睡觉十分重要,婴儿会使用这些方式来对抗焦虑,特别是来自抑郁的焦虑。那些被婴儿使用过的柔软的物品和其它类型的物品,被我称之为“过渡性客体”这些物品一直很重要。父母都知道它的价值并在旅行时也带上它们。妈妈会允许它很赃甚至有气味而不去洗它,因为她知道这样做会破坏婴儿体验的连续性,这个破坏会损毁这个物品对婴儿的意义。
我认为过渡性现象的模式开始于婴儿4至6个月至8个月至12个月的时候,我特意去找寻了大量的不同类别。
这种起源于婴儿期的模式会持续到儿童期。因此在上床前,在孤单的时候,在受抑郁情绪困扰的时候。这些柔软的物品的持续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在健康人,这些将逐渐扩展到有益的区域。最终,这种扩展将持续下来,即使当抑郁接近时,当以后的生活中出现丧失焦虑时,这种早期的对客体的需要和行为模式将会再次出现。这种第一次拥有与起源于早期的婴儿技巧紧密相连。这种早期的技巧包括或者存在于原始的自我满足的行为之中婴儿在随后的生活中逐渐需要泰迪熊和各类的玩具。男孩子倾向于反复玩坚硬的玩具,而女孩子则倾向于对家庭的拥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使用原始的“非我”拥有物、这种称之为过渡性客体的东西时,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当婴儿开始使用“mun,ta,da”这类的音节时,语言上的过渡性客体就出现了。这些最早期的婴儿客体选择是有显着特点的,这些音节通常是成人使用过的语言的部分再现。例如:“ba”可能是个命名,它出自于成人使用的单词“baby ”或者“bear”。我应该提到有时除了母亲本身而外是没有别的过渡性客体的。这种现象包括婴儿的情绪发展过程受到了极大的困扰以至于过渡阶段不被喜欢,或者是过渡客体被损坏的结果,这种连续性仍然被一种隐藏的方式保留着。
关系中客体特质(quality)的概述
1、 婴儿推测自己可以控制客体,我们也会支持这种推测。然而,全能感的消失是开始的一个显着特点。
2、 客体被深情的搂抱与被热切的爱和被支解一样。
3、 除非被婴儿改变,否则它不会改变。
4、 它必须经历本能的爱和恨,纯粹的攻击,才能拥有一种特质。
5、 它必须使婴儿感到温暖、可移动或有质感,或让婴儿感到这些物品是有生机和现实的。
6、 它不是来至于我们的观察点,也不太来至于婴儿的观察点,它来至于这两方面。它不是幻觉。
7、 它的使命在几年的过程中通过中间状态逐渐的被完善
对于健康人,过渡性客体没有“跑到内部”,也没有必要去忍受抑郁的感受,它没有被忘记和悼念。它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过渡性现象变的广泛,它变的充满了整个“内部现实”和“被通常察觉的外部世界”之间的中间区域,也就是说,充满了整个文化culture领域。 我的观点扩大了对一些领域的理解,诸如游戏、艺术、创作和爱情、信仰、梦想;同时还有恋物癖、谎言和偷窃、情感的起源和丧失、药物依赖、对宗教的狂热等。
与过渡性客体有关的象征
显而易见一块毛毯或别的什么是部分客体的象征,例如乳房。然而,重点在于它象征的价值比不上它实际的价值,它不是真实的乳房和母亲,它是乳房和母亲的重要代表。当象征被使用的时候,婴儿已经可以清晰的辨明幻想与现实、内部和外部客体、原始创造行为和知觉。根据我的论述,过渡性客体给婴儿提供了一个空间过程来接受不同的相似。我想这个术语给了这个象征一个及时的描述,一个对婴儿由主观世界到客观世界的旅程的描述。在我看来,过渡性客体(诸如毛毯)就是旅途中的一个经历过程。当我们没有理解象征意义时,也可以去理解过渡性客体,看起来象征只有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才能被恰当的研究,而且象征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如果我们认为天主教圣餐中的圣饼是基督的象征,那么它在罗马教会中象征着躯体,在新教徒中是用于警示的必须品,但他仅仅是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