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一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福州市慧多丰职业培训学校
2013年福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
2013年福州育婴师培训班
福州慧多丰心理咨询师工作室
2013年福建福州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福州慧多丰

贝多芬的自我实现---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自我实现理论来分析贝多

时间:2011-03-07 14:3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摘要:本文主要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贝多芬在其所处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实现的思想,强调了其自我实现的思想在他创作中的充分表现,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及其作品。 关键词:贝多芬;人本主义;自我实现
标签:

摘要:本文主要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贝多芬在其所处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实现”的思想,强调了其“自我实现”的思想在他创作中的充分表现,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及其作品。

  关键词:贝多芬;人本主义;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DF 605 文献标识码:A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O世纪5O一6O年代兴起于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罗杰斯(C.R.Rc~gers)。它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目前已成为西方心理学五种研究取向之,与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一起,以理论多元化的视角来解析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机制。人本主义要强调把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许多高级精生活的领域,这在人类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传统心理学主要沿着冯特所开辟的关于意识元素分析心理学自然基本研究的下行路线发展,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迳直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上或向社会方面发展的通道,再次从主体内部出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如人的价值、生活意义、自我实现、意识状态转换、超越自我、高峰体验、生死体认、宇宙觉知、人类协同等等。人本主义也突出了人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它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兽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自我实现、丰满人性方面,既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他是以追求人的自我发展,自我表现以及自我创造的思想体系,这种理论思想着重强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以及对人的赞美。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地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0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本主义者还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马斯洛在需要层级论中,在自我实现之上又增添了自我超越一项,他和罗杰斯晚年都非常强调人的精神性或超越性层次的需要,指出“自我”基本上原是属于大我的一部分(self—a —part—lager—self),也就是说,自我根本上是与环境密不可分、相融相契的一部份,通过自我理解、自身撤悟,使自己真正认识自己、战胜自己,从而认识到人性的完美境界,并看到自己与健康的完善人格之间的差距,再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向真正的自我实现。在此笔者将用这种理论对贝多芬做一个分析。

  二、贝多芬“自我实现”思想的形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是个体必须对付的一个干扰源,但也是有机体据以实现其目标的一供应源,即机体与环境之间有一种相互作用。在达到自我实现过程中,环境一方面提供了达到自我实现的方法,而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以威胁和压抑为表现形式的阻止自我实现的障碍。”并且认为“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也不相同。因此他们必须适应这种环境和文化,并必须从中获得其发展所必须的各种供应。”因此,若我们要了解和分析贝多芬就必须首先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所接受的思想开始研究,贝多芬一生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和坎坷,而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体系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简要来说,在他的一生中主要经历了约瑟夫二世开明专制、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以及维也纳会议和欧洲封建复辟几个重要阶段。而在这几个阶段中,尤以前两个阶段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风格的形成最为重要。在那个时期,整个欧洲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各种代表不同阶级的思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而其中以黑格尔、康德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思想越来越深入民心,这些人的思想对当时封闭腐朽统治给予了深重的打击,并对后来各国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同时他们对当时思想还尚未成熟和确立的青年贝多芬来说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启蒙主义思想对其影响更为深刻。在当时贝多芬为了能更深入的掌握和了解这些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先进的思想,还去了波恩大学旁听了他们的课,而这些不仅对他的人生观的确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对他今后的创作道路指明了方向。其次社会地位的低下也使贝多芬对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当时他虽然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了,然而由于音乐家的地位普遍低下,即使你多么有名气、多么伟大,也都必须要依附于当时的贵族和教会才能够生存下去。因此就有一些所谓的音乐家为了取悦这些贵族和主教们,便创作了一些在内容和思想上都不健康的作品。贝多芬在早期常出没于上流社会中,并也曾幻想着能够进入到他们的圈子中。但经历了数次的与贵族小姐们的无果恋爱后,终于使他认清了自己并不属于他们这个阶级,同时也让他看清了这些人的腐朽生活、虚伪心灵以及丑陋的嘴脸。在贝多芬看来,他将不再从属于哪个贵族,而中于他自己,属于广大的人民。他曾说过“贵族有千千万个,而我贝多芬这世上只有一个。”我们可以看出,在早期有来自于自身和外部环境对其达到自我实现的阻碍,但作曲家最终摆脱了外部障碍,并继续向“自我实现”的道路前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虽然自我实现在本质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人们奋力以求的目标却各不相同,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内在潜质,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目标。这些目标指导着个体成长和发展的路线。”贝多芬的潜能一方面受着其社会环境和所接受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他独特的性格也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贝多芬的性格就如他的画像所反映的一样,是一个非常暴躁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一个人。他对自己不愿做的事,无论别人如何劝说都是无用的,特别是他从不向权贵屈服。例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时贝多芬不想在一位法国人面前演奏,为此很不高兴的李赫诺夫斯基爵爷,便声言禁止其出境,贝多芬一怒之下,便拿起了椅子准备掷向公爵,幸被朋友拉住。随后贝多芬便怒气冲冲回到家将公爵的半身像摔到了地上,砸了个稀烂。正因为如此独特的性格,因此他在创作中才能够突破陈规,而大胆创新并将交响乐发展到无人能及的地步。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使得他创作中更多地加进了矛盾性的冲突和对比(当然他作品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还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其不同于其他的发展道路和目标。

  在人本主义者看来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而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其中,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因为只有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自尊)。如果自我正常发展的条件得以满足,那么个体就能依据真实的自我而行动,就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者或称功能完善者、心理健康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者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他的自我概念与整个经验结构是和谐一致的,他能经验到一种无条件的自尊。相比其他的作曲家来说,贝多芬的作品在其所处的年代受到了普遍的好评和赞誉。因此,他本人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那时无论是诸侯的宫殿,还是贵族的官邸都曾热情地接待过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可以说,作曲家自身的价值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在这种环境下,他的创作欲望和激情得到了进发,一部部不仅在当时甚至在现在听来都鼓舞和震撼人心的作品被创作了出来。与此同时他生活和工作的信心也树立了起来。

  三、“自我实现”在其创作中的表现人本主义思想认为,“健康的人将会主动向外在的实现成就的目标前进,即自我实现。并且任何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在不断超越自我。他们生活的目标就是一个实现他自己信仰的某种价值。”贝多芬在他的一生就是在坚持自己的民主和平等的信念的基础上,而不断的同外界同自身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如《第三英雄交响曲》就是在受到当时革命洪流的影响下创作的。在这部作品中,一方面可以看出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前辈音乐的继承。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他大胆的创新精神。这部作品的规模较以往作品有了大大的增加,而且对比和冲突也明显增强,作品的主题都是在这种不断的矛盾冲突过程中得以展开的。这些不仅反映了作曲家勇于创新的精神,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音乐作品创作必须符合当时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并反映时代发展的方向。然而任何人在其生活道路的过程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人本主义者看来,“健康个体的目标实现是一个自主的过程,但当其受挫时,如人体验到衰老或遇到忧虑的事情时,一些人自我实现的目标可能会泯灭,安于现状的欲望就突出了,这也就会出现问题冲突、焦虑与罪恶。而还有一些人当面对忧虑和困难时却能采取积极的适应方式,这是使现实不断更新、更丰富的观点,就是人类生活领域中的创造性斗争,正是创造性使新的文化产品得以诞生。”贝多芬在创作《第五命运交响曲》作品之前正经历其人生最为痛苦的时期,封建统治的复辟、国家形势的恶劣、社会的黑暗、经济的萧条、艺术的堕落、家庭的不幸以及健康的恶化和生活的贫困,使得作曲家身心极力痛苦和疲惫,甚至他曾萌起过自杀的念头。但他经过了一段艰苦的思想斗争后又重新站了起来,他曾说“我必须掌握住命运之神的脖子,绝对不能让命运之神击倒我”,这句奋发庄严的话,充分表露出作曲家不畏万难的坚决意志与抗拒之心,而《第五交响曲》也正是作曲家向命运进行挑战并表达自己情绪,歌颂这一自我斗争的真实写照,整部作品一开场是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作曲家自己解释为“命运在敲门”开门见山充满了震慑力,使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余。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旋律似乎在舞刀弄剑,奋勇拼杀,这给人一种自身不断向自己的敌人——“命运”进行斗争的艰苦场面。最终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艰苦的斗争终于将命运彻底的征服了。曾有资料这样记载,作曲家在创作这部交响乐时,常会出现面部线条的扭曲,甚至是满头大汗。而笔者也曾看过一些著名指挥大师在指挥这部作品时的影像资料,那种紧张的神情,可以想见,一方面作曲家和指挥家是何等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好似他们自己成为了这场战斗的主角,成为了战胜命运的勇士。

  还有一部作品也很反映贝多芬这种不断的“自我超越”的精神,那就是《第九交响曲》。贝多芬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已进入了他的晚年时期,较他写的《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来说这部作品规模更为宏大、复杂,并且整部作品多了许多哲理思想,在这里作曲家表现了对启蒙主义思想种种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追求,更多的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特别是他在作品的最后一个乐章将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欢乐颂》谱写成了一首合唱曲并加入到他作品终曲内,从而将整部作品推向了高潮,这部作品是有始以来第一次在交响乐中加进了声乐,可以说这部作品正像他的第三、第五交响曲一样是在不断超越自己的一个典范,贝多芬还有许多作品也都具有这些特征这里笔者就不一一举例了。其次,他的潜能表现在创作上,另一面在他的创作中都带有较为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而且更多的表现了个人的思想和感受,他说“为何我写作”—— 我心中蕴蓄的必须流露出来,因此我才写作。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带有了更深的思考和严肃性,并具有了内心体验的升华,相对于莫扎特和海顿,贝多芬对于个性的表现和抒发更为明显,当然这和他一生复杂的社会经历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经历的一生还是欧洲大陆最为动荡的时期,生活在先进与落后、民主与专政相互冲突斗争的年代,这些都为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表现的空间。人本主义者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本性的一种创造倾向;它是使有机体全面发展和完善的一条组织原则。”贝多芬也恰恰是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而使自己的音乐创作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地步,并且能够在创作中不断超越自我,成为这条音乐巨轮的领航人,并成为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大师。

福建心理网:www.fjpsy.co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找到自我

    奥克夫人是个年近40的家庭主妇,她是因为感觉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