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十问:
1.什么是分析的目标?
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比喻成解决智益分合图的难题。目标是从支离破碎的片断中整理出统一的图像。答案只有一个,再没有找到这个答案以前,不可能有清楚的图像。
多半的人缺少这个“自我”的清晰图案。留在他们的潜意识心理的是一对元素的大杂烩。这些元素深深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由于这个扰乱的影像从来没有集合成清楚的中心,所以多数人的生活只是“他们可以是的样式”的半吊子。
当病人初次接受分析时,他往往只知道自我的最表层事实。对于自己过去生活历史中较为显著的几点。他记得相当清楚。但是尽管他潜意识到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不满,他并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些不满,他恐惧受挫和失败原因对他是完全神秘而不可知的。
一个人可能惧怕责任,对子女不耐烦,老是生妻子的气。他会使自己相信,自己知道这些情形的正确原因。然而,尽管他这样地自我肯定,他还是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分析家的工作是教导病人了解,为什么他有哪些特殊的感觉和行为。为了达到这一步,心理的潜意识一定得有系统地被披露出来。做到了这一点,病人就会开始塑造他的态度和生活。生活只是一种挣扎。一个成功的精神分析时期待使得病人能为这种挣扎而装备自己。
当精神分析能够把拆散的内在图形元素组合起来时,病人就变成知道自己感觉和能力的人。他能够接受它们,依照它们行动,并且享有它们,说得更明白点,他能象个成人地面对生活,而不是似个幼稚的婴孩。
2.精神分析是一种最后的倚靠吗?
从某个方面说来是的。
有了烦恼的时候,多数人都希望解决得迅速,便利而又尽可能简单。但是在情绪问题的各种质料形式中,精神分析要关于病人的最多。它需要最多时期,它最昂贵,它是病人受到最严格的个人考验。
由于这些原因,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精神分析通常是一个最后的倚靠。
3.精神分析使个人人格变得柔和而没有特色吗?
不会的。
成功的分析只是除去病人人格中的不健康因素。想要借优势的语言、观念、幽默甚至态度凌驾别人的冲动,是一种心理症的特征。一个人若使用这些技巧作为社会武器,往往表示他有某种情绪问题。经过分析以后,他不会让他的每一个使自己愉快或光采的天生能力失去。事实上,她人格里的基本上有价值的元素,没有一个人会被分析干涉。但是他会改变对这些能力的使用方式,重点是在这里。
有一件足以确定的事,就是他的才能再不会用在心理症的损耗上。他不会再依靠牺牲别人来炫耀自己的聪明。他的所有良好社会本质会继续发挥,但现在它们不再受心理症的感染。他会聪明而活泼地表现自己的每一个原本能力,而且比以前表现得更动人,更少伤害性。
有许多男女演员和招待员被分析过,他们并没有在人格上发生显著的衰落。这些能证实一点,就是精神分析并不会使人格变得柔和而没有特色。何况每个精神分析家都曾经像病人一样被分析过。
4.精神分析教导病人连最坏的情况都要适应吗?
不是的。
精神分析教导病人尽可能应付他的环境。它并没有教导病人对所有存在的情况都无条件接受下来。
对每个病人,分析期待他能学习如何在可能的范围内改变周围的情况,这可能要他学会找到更好工作的方法;可能是知是他如何与生活中的人相处更好;可能使他深切觉悟到自己作为社会的公民所负的责任。一般来说,他学习成为更好的人。他也学习成为一个更活跃的人。
如果一种精神分析只教导个人容忍他的一切困难,没有人会接受它的。
5.精神分析会使一个人成为“普通人”吗?
不会的。
所谓“普通人”就是一个连平时的生活都被自身的情绪力量牺牲掉的人。这些情绪力量解释他知道,也是模糊不清的。
精神分析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摆脱这种“普通的”(average)情况。它使病人得以除去一些潜意识因素,它阻碍他的生活的完整发展。然后,他就可以摆脱上述的“普通”情况。病人若是不能完全去处这些因素,他至少可以学会了解它们,并且在智力上与他们对抗。
一个人得到成功的分析以后,他往往能够比周围人思想更清楚,也更能思考。他能够更有决断地行动。并且将对自己的所有能力和生活给育的机会运用得更好,这种对生活,对自己的态度,事实上是与普通人相当不同的。
6.成功的分析会增强个人的意志力吗?
是的。
成功的分析必须踢个人装备起自己的指挥能力。这个“指挥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意志力”。前者是一个比较便于解释的形式。
“意志力”就是在各种情况下说“是”与“不”,并且付之行动。例如,许多人觉得她在办公室里应该升级了。她想去要求却又不敢。他可能找了种种理由安慰自己,而这些理由都暗示着“不要求升级是聪明的”哩。这种人多少不能对自己认为是合法的要求全新地回答“是”。
同样,许多人曾遇到他厌恶的上级邀请他的情况。他们最好宁可说“不”,但是他们不能要求自己这样做。他们会设法,万一按自己真正的感觉表达时,会有那些不愉快的结果。
更熟悉的是具有涉及自己的情况。假若我们身体已经过胖,却又想吃一顿时,我们会一再对自己保证说“不久”或“下个礼拜”一定不这样做。假如我们抽烟过多而知道应该戒掉,我们往往会以“无论如何,过阵子再说吧!”的想法企图拖延。
一个被成功地分析过的人,能够按着自己真正的意愿说“是”或“不是”。
7.精神分析会使一个人变得更好吗?
通常是的。当一个人不能够与别人相处时,往往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他以心理症的基地萌生一些情绪,这些情绪感染了他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人会有个“恶意之舌”。他可能令人厌烦地自私,甚至一毛不拔。他也可能侵犯性地好争吵,甚至彻底地残忍。他尚有许多违反社会的表现。这些表现会使他时时破坏他与别人的友谊(或适合的关系)。所有这些怪癖都是内在情绪压力的症状。
精神分析消除这些个人身上的压力,教导他们了解什么东西促使他好挑剔的毛病。使他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他的奴隶。它带给他情绪上的安全感,使他不再以折磨周围人们来缓和自己内在的紧张。这些改变往往带给社会一个良好的个人。
不过,有许多人所易被认为“好”,只是因为他们老师同意每个人即每件事。他们似乎从没有说过“不”。这种人往往不敢诚实地正视现实而掌握生活。他们觉得一个人若对每个人都赞同,通常能够时的生活尽少地受到外界的烦扰。人们不会喜欢那些向来不同意他们的人。这种谨慎态度是有理由的。但是这种态度的内在损耗往往是很大的。
成功的分析能使一个人为自己的权利而勇敢地站起来。而他过去并没有这种习惯。这个新的能力阻止他被“推着走”,可能会引起别人认为他不再是个“好人”。但是坚持这个看法的是哪些人呢?只是那些当初以各种方法,利用自己早期的胆小而获利的人。
8.精神分析会使一个人变得更聪明吗?
不会。
他不会影响病人的基本智力,只是能够移去许多情绪上的阻碍。后者原先阻止病人心理能力的最大运用。精神分析助长自己比较主动而有效地去使用无生的智力。
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使病人能够在其他事物之中,更清楚地找到直接影响他自己的问题的原因。这样,他便能够更聪明地行动。
9.成功的分析能产生奇迹吗?
不能够。
精神分析过程中能产生各种利益,是病人愿意与分析家合作的结果。这就使这项工作的意义,只让病人了解他的感觉及行为的基本原因还不够。他必须愿意以行动来使知识成为意识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一层意义上,精神分析与其他的教育方法并没有多少差别。一个人能从教育上学到许多知识,但这只是活的一部分教育的利益而已;他应用了他所学到的东西,那才是更重要的。而在“学习”和“实践”这两个个方面,病人大部分都要由自己动手。
精神分析不会带来“灵丹妙药”,也不会自然地产生结果。病人一定得先主动地努力,才能够得到助益。莎士比亚的“麦克白”(Macheth)的一幕戏里匆匆提到了这个观念。在染上许多罪恶之后,麦克白夫人为了不妨称为“精神崩溃”(nervousbreakdown)的症状忧郁。这是他的罪恶带来的病症。当医生离开她要回去时,麦克白问道:
大夫,你的病人今天怎样?
医:回陛下,她并没有什么病,只是因为思虑太过,继续不断的幻想扰乱了她的神经,使她不得安息。
麦:替她医好这一种病。你难道不能诊治那样病态的心理,从记忆中拔去一桩根深蒂固的忧郁,拭掉那些在脑筋上的烦恼,用一种使人忘却一切的甘美的药剂,把那堆满在胸前、中压在心头的积毒扫除干净吗?
医:那还是要杖病人自己设法。
这位医生并没有做过精神分析,否则他还会发现应该在强调病人得先想要帮助自己才行。当人们初次见到像“胡佛水坝”那种人为的杰作,都喜欢说它是近代机械的一个奇迹。然而,任何一个近代的机械师都知道他是艰难工作的产品,而绝不是奇迹。
10.被分析过的人还会有问题吗?
还会有问题。
“活在世上”就是一件实事有问题的事情。不过,一个被分析过的人了解他本身于问题的关系,因此能够对抗问题的困扰。任何生活带来的困难都不会不必要地烦扰他。
受到过分析的人同其他人一样可能被革职、意外伤害、忧虑失去心爱的人。但是经过自我的训练后,他遇到这种问题时能接受下来而不退化到崩溃状态。因此他的问题很少有机会摆布他的思想和行为以致回到没有接受分析时的状况。
至于产生自本身的问题,被分析过的人仍然会继续有的。在没有分析以前,他也许有对别人感到不耐烦的倾向。了解了本身的这些问题后,他的表露是的情势会缓解不少。并且其他的人受到他的表线索烦扰时,他将会知道怎样尽力去补救局势。
“文明”被称为是一个“产生问题的有机体”。一个复杂的社会所有的困扰也许不能以精神分析加以影响。但是必须生活在这种社会的人们,假如得到了成功的分析,就能够把生活里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