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能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儿子缺乏男子气概,甚至有的人嘲笑这样的男孩为“娘娘腔”,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患上了“父爱饥渴症”。
表面看来有些男孩不喜欢父亲,其实他们只是以逆反的方式来表达对父爱的极强需求心理,心理学上称其为“父爱饥渴症”。
现代社会竞争与日俱争,多数父亲由于工作关系,与孩子接触的机会与日俱减,从婴幼儿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男孩儿往往被母亲、女老师所“包围”,男子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现代男孩的标志性弱点。
事实上,孩子都喜欢关心、体贴、和蔼可亲、爱护孩子、理解孩子的父亲。
好父亲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他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 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好父亲是平易近人和宽容大度的,父亲的豁达、开朗、诚恳、宽厚,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倾诉机会,当他们把心中的苦恼全 部告诉父亲时,会感到父亲宽阔的胸膛是那么温暖、舒适、安全,更激起了孩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孩子最渴望父亲能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他不仅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成绩、能否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大学等,而且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个性有 足够的了解,并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他改掉缺点。
孩子不同成长时期爸爸应承担的“任务”:
a、婴儿期:父亲应该多抱抱孩子,和他们建立感情。
b、幼儿期:孩子面临重要的人生发展任务———性别角色认同。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比母亲更重要,而且这段时期是父亲与孩子增加亲子关系最好的时期。
c、儿童期:给孩子树立榜样,不在公共场合吸烟、随地吐痰,应遵守交通规则、对家庭负责、努力工作等,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男人,让子女从中获得安全感。
d、不要以工作忙、时间紧为借口,放弃与孩子共处的时机,尽量坚持每天抽时间与孩子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