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内向孩子,父母的担心有时候会变成焦虑。有些焦虑的爸妈就会硬去“纠正”孩子的性格,想把他从纯内向“扳”成纯外向。平时在孩子面前,也常常指责孩子不如这个宝宝会讲、会表现,不如那个宝宝出息、不怕生,越是这样,宝宝可能越是不自信,越是遇人遇事局促不安……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呢?
小测试:看看你家孩子是否内向
1.除了亲密家人朋友之外,不愿与他人随便接触
2.对初次见面的亲友显得冷漠
3.待人含蓄拘谨
4.敏感多思,但动作速度慢
5.缺乏自信与行动的勇气
6.喜好幻想,很多想象就父母来说是匪夷所思的
7.不善交往,但可能在少数好朋友面前无话不说
8.情绪调动属于慢热型
9.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容易对生活中的变化焦虑
10.胆小,不喜欢在大庭广众表现
11.做事磨蹭,对不会干的事有意逃避
12.不会主动融入新环境
13.自尊心较强,一被批评就大哭
14.做事很专心,不受外界干扰
15.不喜欢与别人争抢玩具,即使自己很喜欢
16.看过悲伤的动画,会对其中角色的遭遇惦念好多天
17.更多地与所养宠物说“心里话”,而不是玩耍
18.容易对他人的不幸感同身受
以上18条,你的宝宝符合多少条?少于4条,孩子的性格还是以外向为主;符合4~9条,是一种内向和外向混合的性格,将来可能偏外向,也可能偏内向,要看宝宝的教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多于9条,基本上就可以肯定,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了,我们从测试题中也可以看到,内向宝宝的表现同样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仅用不爱说话或是胆怯去定性。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宝宝的内向呢?原因同样有很多。
孩子性格内向的原因
* 爸爸妈妈在教育中一味强调威严 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往往是造成孩子内向性格的主要因素。如果爸妈是感情上不外露的人,他们便深信爸妈要有威严,就要与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爸爸妈妈要是喜欢顺从、依赖、乖乖听话的孩子,孩子为了迎合父母而压抑内心的矛盾和不安,就会逐渐变得内向。
* 由老一辈带大的孩子 有些爸妈工作忙,孩子断奶后一直由老一辈带大,爸妈双休日才去探望一次,有的宝宝寄养在乡下老家,爸妈甚至一年才与之见面一两次。而老人对孩子生活照料得多,情感慰藉给予得少;老人的年迈体衰,又使孩子极度缺少安全感,很容易使孩子变得敏感和心事重重。
老人的反应迟缓和行动迟缓也会“传染”孩子,让孩子患得患失,缺少尝试欲和行动力。而且,一般老人为了“在子女面前好交待”,对宝宝的安全看得特别重,倾向于“圈养”孩子,也不鼓励宝宝出门去结交朋友,孩子的生活圈子就很小,这会使宝宝的人际交往经验不足,而越是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宝宝就表现得越内向,越退缩。此外,寄养在老人家里的宝宝,爸妈缺少与宝宝充分的情感沟通,对宝宝表现出很大的忽略,这就更不利于内向宝宝的成长。宝宝会认为他在妈妈这里并不重要,等他回到父母身边上幼儿园或上小学时,他对父母的说教会有抵触心理,这会使父母改变孩子内向性格的努力变得格外艰难。
* 孩子天性敏感 这可能是由孩子天生的气质决定的,也可能是由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某种不顺利,如从小体弱多病引发的。由于宝宝心理敏感,本身就容易对陌生人陌生事产生紧张、畏怯的情绪,产生回避和退缩的行为。如果孩子的畏怯行为遭到父母的责备,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不再敢尝试与别人沟通,完全退缩到个人的小天地里,以免动辄得咎。
* 孩子的教养环境多次改变 如果宝宝熟悉的环境突然发生改变,如搬家,乔迁到另一座城市,换了幼儿园老师,他们很可能会变得少言寡语,表现出内向的特性来。要是父母对宝宝的心理变化缺乏关注和安抚,就可能造成宝宝自信不足。就宝宝的教养环境而言,应该是“稳定高于一切”,有的宝宝在0~6岁之间,看护人和教育者在保姆、父母、老人之间反复“易手”,这很容易让宝宝缺少安全感,而变得敏感寡言。
* 父母呵护过度包办过多,导致宝宝不自信 “你不会的,我来弄”,要是父母习惯对宝宝这样说,去医院,父母代为通报宝宝有哪儿不舒服;去幼儿园,父母代为通报宝宝昨日的口头作业完成得怎么样;去朋友家,父母代宝宝回答主人的问询,代宝宝决定他要吃什么喝什么……爸妈这样包办代替,是因为怕宝宝表现得不大方,不自信,口头表达不流畅,给自己丢脸,也进一步伤到宝宝的自尊心,殊不知,对宝宝伤害最大的事,莫过于剥夺了宝宝的每一次锻炼的机会,然后,爸妈还当着亲友的面这样讲:“宝宝胆子小,一点儿事情就把她吓坏了。”“咳,宝宝什么都不敢,将来可怎么办?”
其实只需要把每次公开场合、每次学习、每次自理,都当做一次锻炼的机会,由此激发宝宝的活力,而不是急于看到宝宝“变外向”的成果,宝宝就会渐渐克服自己的不自信,改掉个性上的不足。